新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盛唐崛起 >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事有蹊跷

第四百二十二章 事有蹊跷

第(1/2)页

  自君之出矣,不复理残机。

  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。

  张九龄的行卷中,除了几篇文章之外,还有一首五言诗。

  杨守文看了一眼之后,便大致明白了这首诗的来历。这是一首赋得诗,也是这个时代,文人学诗最常用的一种方法。所谓赋得体,意思是只要摘取了古人成句为题的诗,题首都必须冠以‘赋得’二字。而首句‘自君之出矣’源自乐府杂曲歌词名,故而张九龄在赋诗冠名的时候,就使用了《赋得自君之出矣》的题目。

 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描绘出‘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’,颇有几分《古诗十九首》中《行行重行行》的意境。整体而言,清新可爱,有着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  不过,比之张九龄那首‘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’,《赋得自君之出矣》就显得有些青涩。

  如果换做旁人,说不得会称赞张九龄这首诗的清新雅致。

  但因为知晓了张九龄的巅峰之作,所以在杨守文看来,这首诗的格局远远不够。

  想到这里,杨守文突然笑了。

  对张九龄这种人,如果不拿出真才实学,很难让他心服口服。

  论真才实学?

  杨守文自然比不得张九龄,可他却熟读唐诗三百首,在沉吟片刻之后,就有了决断。

  同样是表达一种相思之情,该如何应对?

  杨守文取来笔墨,提笔在张九龄的行卷上,留下一首诗词。

 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
  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
  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
  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
  写完之后,杨守文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。

  不晓得用张九龄的巅峰之作来唱和他的赋得体,张九龄看到之后,会是什么心情呢?

  我实在是太坏了!

  杨守文想到这里,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。

  自从那总仙宫里醉酒赋诗百篇后,他的脸皮早就已经练出来了。

  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……虽然,他已经不常盗诗,可必要的时候来一首,他绝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。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,已经盗了许多,再盗两首又如何?

  写完之后,他吹干墨迹,把张九龄的行卷收好。

  一阵困意涌来,杨守文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,于是便起身上床,和衣而卧……

  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  这一觉,杨守文睡得很香甜。

  画舫行在河面很平稳,丝毫感受不到半点颠簸。

  一直睡到了傍晚,他才醒来,整个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不少。

  从船舱里出来,发现外面的雨早已经停了。斜阳夕照,照在河面上,泛起了血红的鳞光。他走到船头甲板上,迎面和风徐徐,吹在身上有一种格外舒畅的感受。

  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

  日出江花红似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
  能不忆江南?”

  他忍不住低吟浅唱起白居易那首《忆江南》,心里突然间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受。

  此次南下,时间很短。

  加之他有公务在身,并没有真正领略江南美景。

  前世,他缠绵与病榻之上,十几年不得行动。没办法,只好在朋友圈里看那些晒图,心里面可是羡慕的很。重生以来,若说最大的愿望,恐怕就是走遍大江南北。

  只是……

  这次离开江南,下次再来,不知会是什么时候。

  杨守文心里有一种直觉:他这次返回洛阳之后,短时间内怕是不可能再来江左。

  真可惜了!

  想到这里,杨守文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。

  “日出江花红似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……说得好,说得妙,一言道尽了江左美景。”

  一阵掌声从身后响起,杨守文没有回头,已经知道是谁在说话。

  声音那么痞懒,偏偏带着一种莫名的磁性,让人不禁生出想要暴揍他一顿的念头。

  除了明秀,还能是谁?

  “明老四,偷听可不是好习惯。”

  “切,我哪有偷听……这是我家的船好吗?再说了,我明明是光明正大的在听。”

  杨守文转过身,就见画舫上,已经点起了火把。

  明秀拎着一个酒壶,笑嘻嘻走过来,“不过不应景……如今已经入秋,何来春来江水绿如蓝之说?秋来江水绿如蓝倒是合适,但是感觉着,又逊色了几分呢。”

  “我愿意!”

  千金难买我高兴,你奈我何?

  明秀笑了,把酒壶递给了杨守文。

  “对了,听说你洛阳的宅子很大?”

  “干什么?”

  杨守文接过酒壶,警惕看着明秀。

  “在江左久了,有些烦闷,所以打算去洛阳散心。

  可我小叔人在蜀州,我在洛阳也不认识人……听人说,洛阳居,大不易。我身上没多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枳锦 [咒术回战]纯爱甜饼无所畏惧 [ABO]我不是AO之间的那个B 墨爷,你的小祖宗又轰动全世界了 幸福悄然而至 全职法师之天灾法师 他被拐回仙门首宗后 可以肆意的我们 只有我消失的世界 和爹系大佬协议恋爱后[穿书]